近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名单公布,学院刘富强教授牵头的项目“新一代智能车联网技术研发”、齐鹏副教授牵头的项目“面向心脏瓣膜介入治疗的微腔阵列导管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乔非教授牵头的项目“链主企业管控的产业链协同平台研发及应用示范”、何斌教授牵头的项目“轻量化智能双臂护理机器人系统研发与应用示范”和王超教授牵头的项目“任务驱动的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研究”获得立项资助。五项项目的获批,标志着学院在前沿科研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在相关领域深耕的重大突破。

刘富强教授牵头的项目“新一代智能车联网技术研发”通过跨国科学家深度合作,致力于研发复杂场景下的空地协同感知和信息融合、动态异构无线环境下实现对车路无人机数据的高效传输以及空地协同车联网实时业务提供智能决策辅助等关键共性技术,建设差异化验证平台,突破空地协同驱动的新一代车联网通信和人工智能融合的关键瓶颈,为新一代车联网应用提供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

齐鹏副教授牵头的项目“面向心脏瓣膜介入治疗的微腔阵列导管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从瓣膜疾病诊疗需求出发,针对传统器械在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TEER)中操作复杂、效率低下且依赖多人协同配合的临床痛点,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出医工交叉新概念机器人创新设计,以宏微驱动的高灵活度柔性导管机器人为核心,开展微流控驱动技术、术中精准运动控制、手术入路智能规划和微型柔性末端机构关键技术研究。

乔非教授牵头的项目“链主企业管控的产业链协同平台研发及应用示范”将针对链主企业在产业链协同过程中面临的资源孤立分散、跨域协同效率低以及产业链柔性不足等问题,突破产业链战略协同管控模式、协同设计与虚实融合联调、多模态数据集成与资源优化调度等关键技术瓶颈,研制一套支持多系统模型协同管理与共享的链主企业产业链协同管控平台,实现产业链需求/模型/参数混合驱动的协同设计/制造/物流,在家电、高安全特种设备行业完成应用示范,形成产业链战略协同集成解决方案,提升协同效率,助力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何斌教授牵头的项目“轻量化智能双臂护理机器人系统研发与应用示范”面向功能衰退及失能老人的康养照护需求,突破关键部件研制、环境感知理解、任务自主规划、技能学习泛化等关键技术,研发轻量化智能双臂护理机器人系统和网络化监控平台,并在社区或敬老院开展护理机器人实验验证及应用示范推广,为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提供智能生活照护技术与系统保障。

王超教授牵头的项目“任务驱动的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研究”将通过跨国跨学科合作,探索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机理,研究复杂广域环境多源协同感知、大规模高动态网络语义协同传输、海量任务分布式协同计算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