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重点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简介

 

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覆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五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教育部长江学者岗位。  

拥有以著名智能控制专家、同济大学原校长、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由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学者、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等组成的强大的中青年教授队伍。控制科学与工程系近几年承担了30余项国家86397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通过鉴定的项目数十项,并有20余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重要奖项。  

建立跨国合作实验室是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措施。与德国汉诺威大学 (Universitat Hannover)、芬兰米开利工业学院 (Mikkeli Polytechnic)、法国国立电信学院 (Ecole Nationle Superieure des Telecommunications)等建立了长期的联合培养计划。并与国际知名跨国集团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教学和实验合作关系。如IntelMishibishiOmronFreescaleTIXilinxPhoenix Contact等国际行业领先跨国集团公司。并设有通用电气、菲尼克斯、戴姆勒•克莱斯勒、西门子、欧姆龙、大众、宝钢、UTCPheonix Contact20余种奖学金。  

注重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吸纳大学生进入研究队伍,引导高年级大学生参与高新技术研究,如机器人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微传感器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教学过程中特别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拥有智能机器人、单片机技术、嵌入式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网络控制技术五个大学生创新基地。  

依托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点和硕士点,结合国家级和省部级等科研课题和推广应用项目,已经形成了智能控制与机器人、企业综合自动化理论与工程、通信、计算与控制一体化集成系统、嵌入式系统与车辆控制等四个前沿性的特色研究方向。  

控制科学与工程系于2006414-15日承办了第二届全国高校自动化系主任(院长)论坛。来自全国60余所高校的100多位系主任和院长参加了本届论坛,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戴汝为院士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也应邀出席。与会代表围绕"自动化学科专业的规划与建设"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论坛认为,自动化学科是一门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其观点、理论、技术和方法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现代工业、社会经济、生命、微光机电系统等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重点学科简介

 

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教育部“985 工程“211 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8 年获批为教育部计算机特色专业建设单位 2012 年获批上海市一流学科,2012 年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第12 位,位列参评120 所大学的计算机学科的前10%,比2007 年第二轮学科评估排名大幅提高了13 位。2018年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类学科,居参评238所大学的计算机学科的前5%-10%。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显示,同济大学计算机学科进入ESI 排名学科,位列全球排名前1%之列。  

近年来,学科以国际计算机领域发展前沿为指引,以国家与地方需求为指南,通过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和协同创新,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 “认知互联网”学科建设定位,下设5个学科方向:软件与信息服务、网络与分布式计算、感知与嵌入式系统、认知与智能计算、仿真与多媒体处理。  

通过优化人才布局,广泛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重点培养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人才,很好地开展了学科队伍建设。学科负责人蒋昌俊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IET Fellow)、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名誉教授等。在他的带领下,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结构合理的科研与教学梯队,拥有博士生导师51名,硕士生导师70名,其中工程院院士(兼职)1人、英国皇家院士(讲座)2人、973首席2人、国家及省部高层次人才15人、IEEE Fellow 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中科院百人1人、青年长江计划获得者1人和国家优青获得者1人,此外还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东方学者、上海市启明星、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晨光学者等各类人才,拥有教育部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科拥有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同济分中心教育部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重点实验室国家级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上海市电子交易与信息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网络信息服务工程技术中心”、“上海市工业视觉感知与智能计算工程研究中心”网格技术研究中心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中心新一代网络技术与应用国际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和平台。  

学科科研实力雄厚,承担了一系列重大、重点项目,包括:国家973项目、973课题、国家重大专项、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集成、重点等)、国际重点合作项目及示范工程等近300项。在NatureACM/IEEE Trans.等顶级国际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数百篇,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及10余项省部级科研奖项,成果在金融、保险、贸易、电商、交通、制造、通信、能源等行业得到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学科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10名左右,博士研究生35名左右。学科形成卓越人才培养特色,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10余项,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教育部-IBM精品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等优质课程。硕博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联合培养研究生与国外合作者在顶级期刊Nature上发表论文,研究生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优博奖、上海市优博/优硕奖、全国博士生学术新人奖、IBM全球博士生英才奖、微软学者奖等。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日本及港澳台地区的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学生交流的合作关系,开展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联合培养和国际交流活动,部分毕业生进入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深造。本学科毕业生主要进入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全球500强企业,如谷歌、微软、IBM、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华为、中兴、摩根·士丹利、汇丰银行、国内银行、证交所、中国电网、电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