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吴启迪教授

编辑: 发表时间:2020-04-04   浏览次数:

吴启迪

一、经历简介

吴启迪,女,汉族,19478月生,浙江省人。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通信技术专业, 1981年获清华大学自动控制专业硕士学位,1986年获瑞士联邦苏黎世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博士学位。历任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副主任、CIMS中心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和上海市市委第七届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和上海市市委第八届委员。2003-2008年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2003-2008年任全国妇联副主席。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专委会委员,同济大学教授,博导。兼任上海系统仿真学会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特别顾问、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上海市留学人员联合会会长、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IEEE高级会员。

二、所获荣誉

先后主持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和2007年)

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和2006年)

国家教育成果二等奖(2005年和2009年)

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2001年和2007年)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二等奖(2000年和2004年)和三等奖(1995年、2001年和2006年)

上海市教育成果二等奖(2004年)

“全国十大女杰”(1998年)

全国三八红旗手(1998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百位优秀女教师”(2009年)

上海市“三八”红旗手(1991年)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十字勋章(1999年)

“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997年)等多项荣誉称号。

 

三、教授事迹

1995年,对于同济大学来讲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同济大学88年的历史上,第一次写下了女校长的名字:吴启迪——第一位民主推举的当时最年轻的校长。

成为第一位民主推举的大学校长,在那时是不平常的事,而且又是一位重点大学女校长。但吴启迪一直认为这段历史是改革的需要,她表示,“大家应该更加关注的是高校人事体制的改革,而不是我个人”。

回国后一直在同济大学任教的吴启迪,从教师、副教授、教授、系副主任、研究中心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直至校长。当时的同济大学面临很严峻的竞争,主要是三件大事。一是国家要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大学,这个“211工程”已经启动,但同济还未进入,而同济一定要跻身高校“国家队”;二是作为一所立足上海的重点大学,同济要争取国家教委和上海市政府共建;三是国家教委将要对高校进行文明校园建设评估,实际上是对学校全方位工作的评价。这三件大事关系到同济能不能赶上高教改革的步伐,能否打下继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吴启迪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地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1995年底前将这三件大事都解决了。

1999年,无疑是吴启迪担任校长最累的一年,应对学校扩招和争取进入985工程,两副担子压在这位50岁出头的女校长身上,新的千年,对于吴启迪而言,是一次考验。是年8月5日她突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在住院的146天里,她的心脏8次停跳,4次接受手术,多次收到病危通知书。起初,一向鲜少生病的吴启迪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病情的严重性,见到有领导来看望她,她还在为学校跻身985工程等事宜向领导争取,事后才知道自己那时命悬一线。医院成功抢救吴启迪的案例,已被赞为医学奇迹。

大病后的吴启迪在名誉校长李国豪鼎力支持下,继续担任校长职务,大病初愈的她觉得,能为祖国健康工作是件很幸福的事。2000年,在上海妇联的推动下,她在同济大学开办了女子学院,这是综合性大学中的第一所女子学院。
“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发展的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我没有设计过自己的人生,做好每一件事,自然水到渠成。”吴启迪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时道。

 

四、教授风采

设立启迪奖学金

重点项目验收会

产学研结合的项目团队

吴启迪教授作为负责人领导项目组进行科研工作

百年校庆时的吴启迪教授    

 

 


下一条:陈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