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活动 >> 正文

我院举行“数字转型当吾辈,传承历史向未来”党校培训班主题实践活动

编辑: 发表时间:2024-05-21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推进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5月21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委组织党校培训班学员前往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馆和国歌展示馆开展“数字转型当吾辈,传承历史向未来”主题党日实践活动,聆听时代强音,感悟时代精神,共筑强国之梦。

 

活动伊始,学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多个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指示,这些指示明确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目标和决心,强调了要立足新周期、立足全赋能、立足跨融推的主攻方向。

作为城市数字化转型实践展示窗口和新地标,围绕“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展厅系统展示了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规划布局、重大项目、标杆场景,以及各行业企业、相关单位,各区、示范园区的特色实践,展现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创新之力”、生活数字化转型的“惠民之策”、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智慧之治”,引导全社会凝心聚力,共建共治共享“数字之都”。展厅内共遴选390家单位的610项展品,涉及35个主题116个综合展示场景,提供各种互动体验和展示,展示了数字化转型和各行各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在参观过程中,学员们沉浸式地体验和学习了数字化转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包括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网络安全、芯片生产、人工智能、数字金融、国际贸易、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

一幅《智会世图》,全景展现了上海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从技术的创新演进趋势,再到人工智能在集群发展、载体布局、制度规范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无不展现着上海立足开放发展,探索人工智能全方位多领域,推动高效治理、推进人类福祉的美好明天。

通过这次参观,学员们不仅拓宽了视野,也对未来美好生活有了更多的畅想和期待。同时,这次学习也加深了学员们对数字化转型的理解与思考。大家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结合实际,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以数谋新、以数赋能、以数图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前往国歌展示馆的路途中,别具一格的“国歌主题广场”首先映入眼帘。广场以直径为54米的圆形设计,宛如一张巨大的胶木唱片,静静地诉说着历史与未来的交响。广场上一道道环状带向四方辐射,宛如唱片在留声机上缓缓旋转,生动展现了《义勇军进行曲》的磅礴气势和深远影响。

学员们带着对历史的敬意和对未来的憧憬,开启了国歌展示馆之旅。

第一乐章“民族存亡的怒吼声”

走进第一乐章,四幅浮雕震撼人心,它们以“起来”“血肉长城”“万众一心”和“前进”为主题,生动还原了民族危亡时刻,义勇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抗争的壮丽篇章。国歌从这里唱响,浮雕凝聚了历史的厚重与人民的情感,带领同学们穿越时空,重温那段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历史。

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图片、文献资料,以及多媒体互动展示,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在民族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和左翼文化运动如何唤起全民族的觉醒与反抗。历史的回声在此回响,那份民族存亡的怒吼声激励着每一位同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第二乐章“时代呼唤的最强音”

第二乐章如同开启了一扇时光之门,将同学们带回到那段激荡人心的岁月,深入领略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历程以及词作者田汉与曲作者聂耳的非凡故事。这不仅是对国歌诞生背景的深度挖掘,更是对那个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

第三乐章“民族解放的冲锋号”

从电影《风云儿女》的首映开始,《义勇军进行曲》就唱响在中华大地上,并传唱到世界各地,成为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的冲锋号。通过观看影片和参与互动活动,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国歌作为国家象征的深远意义,以及它在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实现民族复兴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第四乐章“强我中华的进行曲”

经历八十多年的风雨沧桑,《义勇军进行曲》已溶入了中国人民的血液,化为中华民族的灵魂,成为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1949年《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2004年3月14日《义勇军进行曲》正式定为国歌并被庄重地写入宪法,同国旗、国徽一样,是中国的象征。

第五乐章“伟大复兴的主旋律”

经历了70多年的风雨沧桑,《义勇军进行曲》已溶入中国人民的血液,化为中华民族的灵魂。第五乐章展示了国歌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展现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在观看影像纪录的过程中,同学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每一次庄严的奏唱,每一个感人的瞬间,都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同学的心灵,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决心。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上海数字化转型成就和国歌历史渊源的学习,更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和提升。在未来,学员们将牢记初心使命,秉承创新精神,勇于探索,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思践悟

博士生第九党支部 郭思远:走进数智体验馆,映入眼帘的是一系列高科技产品和解决方案。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数字技术如何改变传统产业,更看到了它如何为社会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无需佩戴3D眼镜,就可以感受到立体的物体出现在眼前,裸眼3D设备给了我新奇的体验,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数字经济不仅仅是GDP的增长,更是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体现。在国歌纪念馆,我感受到了另一种力量——爱国热情。国歌,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斗争和伟大牺牲。走进纪念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每一件展品、每一段影像都让我心潮澎湃。在这里,我仿佛听到了先辈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高唱国歌的豪迈之声,感受到了他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本科生第二党支部 王鉴戈:在上海数字化转型体验馆的参观经历让我感受到了数字技术给各行业带来的深刻变革。在当今时代,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数字化正是我们专业技能的一部分,更应主动拥抱这一浪潮,提升数字技能,适应未来发展需求。而随后参观的国歌展示馆让我对“歌唱祖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一代文化人在战火纷飞中谱写了不朽的文艺篇章,用艺术的力量唤起民族的信心和力量。他们的精神和作品至今仍熠熠生辉,值得我们后人铭记和学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前进的重要力量源泉。

硕士生第二党支部 石雨辰:通过参观数字化转型体验馆,我们了解到数字化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对企业和社会的改变。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国产大模型部分,除了我们常用的GPT场景外,展馆还展示了用于金融、先进制造业、医疗等丰富的场景,这更让我觉得数字化转型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以保持竞争力。

本科生第四党支部 姚天亮:每次听到《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在展馆中回荡,我都会自然地站得更直,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无限热爱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展馆中的多媒体互动区域,让我和同学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国歌的每一个细节,包括词曲创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这些内容让我们对国歌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作为未来的共产党员,我要继承和发扬这种无畏的精神和坚定的爱国情感,把它转化为推动自己成长和助力社会发展的动力。

本科生第四党支部 向思丞:今天的实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是回顾历史还是展望未来,创新与传承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上海的数字化转型展现了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强劲势头,而国歌展示馆则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这次实践不仅增长了我的知识,更激发了我对国家发展成就的自豪感和对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努力学习新知识,勇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条:我院举行“不忘初心,奋进新征程”2024届毕业生党员主题教育活动
下一条:学院举办“勇担时代重任 绽放青春色彩”主题升旗仪式